本报记者 丁志军
2023年03月23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晚上9点,呼和浩特市春寒料峭,内蒙古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中心综合处处长荀剑明刚踏进家门就听到了爱人的唠叨:“饭都热了3次了,啥工作干起来没个准点!”“现在要求问题不过夜,大家都攒着劲往前冲呢。”荀剑明一边吃饭,一边向爱人解释。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充分认识到干部干事状态的重要性,相继出台鼓励政策,研究制定容错机制,营造敢干事、敢担当、敢作为的良好工作氛围,形成“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局面。
树立良好导向,让能干者受激励鼓舞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发现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畏首畏尾、不敢担当,精神状态不振,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工作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去年8月,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一语破的。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树立良好导向是关键。此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迅速出台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12条措施,选拔出100名担当作为先进典型进行通报表扬。截至目前,获评人选中有60人得到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
在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期间,聂海俊工作突出获评“担当作为好干部”,近日已被提拔为住建厅副厅长。“一心只想着把工作干好,感谢组织的认可和提拔,以后一定继续努力,履职尽责。”聂海俊说。
一条条实打实的举措、一个个身边案例让党员干部倍感振奋,你追我赶、勇于担当的奋进局面正在形成。
卸下思想包袱,让敢干者无后顾之忧
“一些问题的形成有特殊的原因,在处理过程中要防止伤害一些干部的积极性。”一位组织部门退休干部坦言。
要让干部敢干事,就必须卸下他们的思想包袱。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容错纠错工作的8条意见,明确提出精准把握容错免责区间,应容必容、能容尽容,给敢闯敢拼者吃下“定心丸”。 “这份决定让我放下了思想包袱,对我来说是关爱也是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敢作为、会作为、善作为。”在收到组织给予减轻处分的决定后,杨涛激动地说。
2021年11月,时任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杨涛,因某项工作推进缓慢,被给予政务记过处分。2022年,赛罕区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制定《推进干部召回管理破解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难点问题实施方案》,组织上多次与杨涛谈心谈话,对他的成长经历、担当作为精神和受处分后的工作态度进行全面考察。经组织鉴定,认为他并非主观故意,而是由于缺乏相关工作经验,且相关损失能够得到补救,符合容错条件,决定将杨涛政务记过处分减轻为政务警告处分。
2022年8月,因扎实肯干、表现优秀,经组织考察,杨涛被任命为大学西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有了容错机制,基层干部干起事来没了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加强。
用人能上能下,及时处置“躺平式”干部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就要形成奖罚分明的氛围,推进形成干部队伍能上能下的机制。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巡视中发现,一名直属厅局负责人长期不作为,导致许多重大项目无法立项,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后,组织部门第一时间将该同志调离了原工作岗位。
“以前不管干得好不好,只要不出事,就不会动位子,结果造成庸政懒政者占着位子不干活,也带坏了风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一位教授说,要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既要鼓励能作为能干事者,也要及时处置“躺平式”干部。
在呼和浩特市2021年区县班子换届中,出现了部分干部到岗后不能完全胜任的情况。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经过缜密调研后,及时进行了岗位调整。“选人用人要能上能下,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要尽快调整。”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部长商井民说,“把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任何一项事业,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来军认为,内蒙古采取一系列切实举措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022年,内蒙古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干部的苦干实干。“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将继续加大力度表彰奖励担当作为、敢干实干的干部,持续激励引导全区广大干部实干担当。”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