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献珑
2023年04月11日 来源:光明日报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支柱,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影响。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其中在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设“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可授予经济学、法学、文学和历史学学位,当时引起不少的讨论。现今,这一目录已正式启用,区域国别学布局与发展进入快车道。
今天,我们为何需要区域国别学?
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对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的有效回应,也是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2012年教育部批准成立首批高校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到如今400余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相继建成,国别和区域研究已基本实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全覆盖。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凝心聚力,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持续开展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其中不乏跨学科协作的成功案例。国别和区域研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咨政服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设立奠定了厚实基础。
作为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关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主干门类知识体系的融通转化,其中涉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理念、方法、工具的交叉、碰撞、融合和联动。学科专业本质上是知识体系划分组合的结果,具有普遍性规律。我国的知识创新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知识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加速分化融合迭代,并彰显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并非不同学科的简单叠加或自由组合,在某种意义上是研究范式的整体性转换,意味着组织建制、学术传统、规则体系的革命性变化。不同学科都需要超越自身的边界和视域,克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真正实现不同学科的“视域融合”。在这方面,区域国别学可以发挥孵化器和加速器的作用,以重大问题为引导,营造出特定的应用场景,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从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演进来看,大航海时代之后欧洲开始兴起区域国别研究,主要服务于少数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催生了美国主导的区域国别研究,主要服务于美西方的霸权争夺。迥异于欧洲和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色彩,新时代中国的区域国别学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导向,以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学科的时代使命。在这一宏大叙事逻辑下,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知识生产天然具备了“和合”的基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其中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报告同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写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此,厚植共同体意识,洞悉世情与国情,兼顾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成为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应有之义。
人才培养是任何学科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长期以来,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通常以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一级学科为依托,学科壁垒与专业藩篱难以打破,跨学科平台资源驱动乏力,课程体系设置“拿来主义”现象突出,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难以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要,“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渠道梗阻明显。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打通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任督二脉”,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效避免不同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分兵作战”的局面,有助于打破传统院系和学科之间的壁垒、践行人才贯通培养理念,推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共享,实现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构建和技能培养,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国际理解力和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区域国别学建设的帷幕已经拉开,加快推进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确立是学科发展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学界的崇高使命。擦亮区域国别学的中国底色,关键在于坚守学科发展的主体性和原创性,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汲取知识滋养与理论资源,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合理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协同创新,构筑区域国别学的“四梁八柱”,为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切实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作者:朱献珑,系华南理工大学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外国语学院教授)